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全民健身与国家发展同呼吸、与体育发展共命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健康、美好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全民健身与国民健康深度融合。新时代背景下,全民健身将继续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健康基础作出更大贡献。
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政策引导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1952年6月,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54年,新中国第一个体育制度——《劳动卫生制度》颁布。 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规划纲要》,首次正式提出“全民健身”概念,成为指导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跨世纪纲领性文件。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全民健身”写入体育法。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部关于全民健身的特别行政法规——《全民健身条例》,明确规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广大健身爱好者拥有专属假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重视体育改革发展,对体育强国建设和全民健身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 2014年,随着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再次将推动实施“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为战略任务。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馆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以健身设施建设为重点,开展“群众体育改善行动”,丰富群众体育活动。为全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成为最高级别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领域的层次设计文件,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惠及全民。
聚焦重点领域和环节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有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约40.7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近2.89平方米,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目标“十四五”规划提前实施。健身步道总长37.1万公里,农民体育健身项目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到2023年,免费或低价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2491个,覆盖全国近1400个县级行政区,惠及4亿多人。全国有社会体育组织近6.59万个,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超过320万人。全国群众体育赛事信息平台统计,2023年群众体育赛事24.6万场,参与人数约7183万人。
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看到,当前群众体育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仍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去哪里健身”仍然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建设用地总量接近规划限额的大城市和老城区。对此,盐城、青岛等地进行了有益探索——盐城充分利用长达109公里的高架桥下空间,盘活“金角银边”,全方位打造各类体育设施方便人们在附近锻炼的水平;青岛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积极融入、顺应潮流,让体育公园成为“公园城市”的亮点。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全民健身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挥着积极作用。上海有100多所“运动老人之家”。在打造健身设施“老年友好”的同时,不断探索全民健身与国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新机制。在建设青少年友好型城市的进程中,洛阳将进一步将许多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健身设施融入到体育公园和场馆中,让青少年玩得开心、玩得开心。赛事是最能体现全民健身成效的载体。举办贴近群众的活动,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近年来,以贵州“村超”、“村BA”为代表的群众创造、群众赞助的活动,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乐趣”,也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并成为展示中国现代化的一扇窗口。
做“大国”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国家富强、民族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一方面,全民健身工作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另一方面,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胸怀“大国家”,充分发挥“大集团”的多重价值功能,为建设大集团奠定坚实基础。体育强国,为人民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国家体育总局集团司负责人表示,在后续工作中,全民健身工作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全民健身的作用在助力农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振兴边疆富民意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用和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全民健身场所行动结合“全民足球进社区”等重点活动,打造家门口的健身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帮助群众“健身”,完善群众活动体系,加大“三大球”和冰雪运动普及力度。推动和推动科学健身指导向基层延伸,引导群众“认识健身”、“强身健体”,发展壮大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努力打通公共体育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为新中国75华诞颁发了闪亮的奖牌。对于全民健身工作来说,群众的满意和肯定就是最好的奖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全民健身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rdwapp.com/html/tiyuwenda/9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