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一个人只有保持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真正健康。随着人们观念的进一步更新,“亚健康”一词越来越流行。有时感觉心慌、气短、全身乏力,但心电图显示正常;时不时头痛、头晕,但血压、脑电图都没有问题。 ,这个时候你很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界状态。此时,中医不仅追求孤立的身体健康,而且追求“顺应自然——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整体和谐状态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药的发展模式涵盖了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的各个过程。它体现了人类对完美生活的追求。因此,迫切需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突出中医药特色,科学构建亚健康学科体系。 1.2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疾病谱的变化。由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老年人常见病日益常见。著名的;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过度用心用脑,身体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异常负荷状态。首先,它造成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其次,它会导致大脑损伤。压力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生物钟被破坏,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还有水和空气的污染、噪音、微波、电磁波等化学和物理因素的污染,都会对人体的心血管、神经和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这些都是难以防范的隐藏健康杀手,也是新疾病谱的不同来源。城市高楼林立,交通拥堵,住房短缺,房间、办公室封闭。场所太小等,都会降低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人体血液中的氧浓度和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率都会降低,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使人感到抑郁、烦躁等。 。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人疾病谱的转变,生活方式病和慢性病日益成为主导。迫切需要有效地对亚健康进行深入研究和指导。但目前的情况还缺乏适合国情、为群众广泛接受的办法。全面系统的亚健康知识。因此,突出中医药特色,科学构建亚健康学科体系,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 1.3国家宏观卫生政策的转变,要求党和国家提出提高健康质量、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总方针,提出卫生保健工作重点的战略前移和下移。卫生保健工作。战略前移:预防为主,治未病,真正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注重一级和二级预防,从疾病发生的“上游”抓起,增强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加强健康监测、预测、管理和宣传,预防重大疾病发生。重点下移:主要抓好社区、农村、协会、家庭的卫生防病保健工作。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覆盖面。随着国家宏观卫生政策的调整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国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亚健康事业的机遇和挑战日益凸显,压力和困惑也随之显现。这也要求我们卫生工作者要从国情出发,站在历史责任的高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突出中医药特色,科学构建亚健康学科体系。 1.4 我国亚健康状态的患病情况需要王月云等人发表的数据。 [3]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上等人:我国人口15%为健康,15%为非健康,70%为亚健康。亚健康人群已超过9亿。
中国卫生科学技术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与保健研究院对全国16个省市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进行调查发现,亚健康平均率为64.00 %,其中北京为75.31%,上海为73.49%,广东为73.49%。 73.41%,经济发达地区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据傅山来等人介绍。 [4],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世界上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20%正在就医,剩下的75%是亚健康人。张美珍[5]介绍了我国卫生部对10个城市上班族的调查。研究发现,超过48%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沿海城市的比例高于内陆城市,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 2005年4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6]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健康,15%的人不健康。健康: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年龄在20岁到45岁之间。亚健康状态也是很多疾病的早期征兆,比如肝炎、心血管、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未来还会呈上升趋势,并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7]。因此,需要突出中医特色,科学构建亚健康学科体系,积极干预和调节亚健康状态。 1.5中医学的特点有利于亚健康学科体系的科学构建。面对亚健康状态,西医一般的建议是改善生活或工作环境。主要是如合理饮食、均衡营养等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要靠个人的自律。
中医的特点是不依赖西医检测,只能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其理念是“整体观、辨证论治”。治疗方法根据接受治疗者的年龄、性别、症状等而有所不同。更注重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亚健康状态本身就是整体功能失调的表现,中医治疗有其独特之处。中医理论认为,健康状态是“阴暗平阳,神为良药”。早在《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述。因此,调整阴阳平衡是摆脱亚健康状态的整体之道。大法。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预防亚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从亚健康向健康的逆转和从亚健康向疾病的预防。对此,中医强调“未病先治”的思想,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所言:“故圣人若不治未病”。未病先治病,病未治先治病,这就是所谓的“未病先治”,或者说“未病先治”。乱了之后再打,就像口渴时挖井,打仗时投锥一样。”其次,中医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方法,他所提倡的养生技巧包括节制饮食、规律起居。 、情志顺畅,劳逸适度,如《素问·古纯论》云:“修邪者风之贼,有时避之;若有静、空,则真气随之而来。精神守在里面,疾病就永远安全了?”告诉人们,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就应该注意起居,保持身体健康。健康的生活态度可以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总之,社会需求是任何学科和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亚健康研究机构及相关服务机构近年来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但由于亚健康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客观现状是亚健康服务整体水平较低、亚健康服务方式普遍粗暴、亚健康服务管理不规范。普遍混乱,亚健康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亚健康专业人才数量缺乏、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亚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科学构建亚健康主体体系。笔者认为,科学的学科体系是学科发展的前提。亚健康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经验可借鉴。因此,突出中医特色,科学构建亚健康学科体系,是亚健康事业和研究的开创性探索。 (全文见会议论文选) 参考文献 [1] 于志敏.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孙涛。亚健康科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qrdwapp.com/html/tiyuwenda/8859.html